close

0~1歲寶寶常見疾病

新生兒黃疸

   寶寶一出生之後,若發現有嚴重的黃疸必須留在醫院照光治療,爸爸媽媽往往擔心的整顆心都糾結了,無法放鬆,但是,有人說黃疸其實是有益處的?新生兒黃疸的原理與成因究竟為何呢?爸爸媽媽可以事先作什麼來預防黃疸的發生嗎?

   梁昭鉉主任指出,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跟病理性黃疸兩種,通常生理性黃疸會在出生3天出現,5天會是高峰;而引起病理性黃疸的疾病包括新生兒感染、蠶豆症、膽道閉鎖等,必須等寶寶出生後經過詳細專業檢查才能確認得知。

代謝能力不同,影響寶寶不同程度的黃疸

   陳萬德醫師指出,其實我們可以說每個新生兒都會有黃疸,黃疸的生成原理是與血紅素代謝有關,我們可以想像人類長期居住在高山上時,由於環境缺氧,為獲得足夠氧氣,身體的血紅素自然會呈現偏高的狀態;相對而言,寶寶在胎內時,除血紅素與成人不同因素外,也是因處於一個缺氧環境,因此,當寶寶在短時間內離開母體,獲得氧氣較容易,新生兒身上過多的血紅素被破壞,就會呈現出黃疸症狀,只是每個寶寶的代謝能力與狀況不同,代謝能力較慢的寶寶可能呈現出的黃疸狀況較為嚴重。

   陳萬德醫師也進一步說明,事實上,每家醫院所訂出寶寶黃疸需要照光的數值也都是不相同,若醫生告知寶寶需要照光,也一定會給予最專業的詳細檢查,像會引起病理性黃疸的疾病包括新生兒感染、蠶豆症、膽道閉鎖等,也都是要寶寶離開母體之後才能夠檢查發現的,並無法在懷孕時就事先預防或是檢查出來,因此,當爸爸媽媽聽到寶寶黃疸必須留院照光時,勿過度擔心或過度自責,廳從專業醫生的判斷指示,積極配合,才是讓寶寶擁有健康的關鍵。

 

寶寶牙齒問題

   寶寶約6個月左右時,會開始長出第一顆牙齒,一直到嬰幼兒在2歲半,完整乳牙20顆便會生長完整,且具有咀嚼的功能。

蛀牙成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來源,蛀牙的主要原因包括:

  1. 糖分攝取。
  2. 蛀牙菌進入寶寶口中的時間。蛀牙菌可以經由照顧寶寶的人傳染給寶寶,例如親吻,共用湯匙等。
  3. 胎兒發育期間媽媽的疾病或壓力。
  4. 家庭的飲食習慣不好。
  5. 家庭的口腔及衛生習慣不好。
  6. 家庭的遺傳性(較小的影響因子)

寶寶可以使用牙線、牙刷嗎?

   梁昭鉉主任指出,在寶寶還沒有長牙的時候,可以使用紗布巾跟清水清理寶寶的口腔,除了能夠保持寶寶口腔清潔外,還有一個功用就是讓寶寶口腔接受到適當的刺激。只要已經有牙齒了,即可使用兒童專業的牙刷或牙線等工具進行牙齒,因為有些牙齒旁邊或是牙齒與牙齒間的部份,用紗布巾進行清理可能會有死角。

 

1歲前泌尿系統感染

   1歲前孩子為何會祕尿道系統感染?又該如何預防呢?梁昭鉉主任表示,預防1歲前孩子泌尿感染最主要是在平日照顧讓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分,確保奶水量的充足。如前所述,基本原則若以寶寶的體重來計算,6個月以前,每公斤體重150cc即是寶寶大約每天平均應攝取的水分量;此外,也要注意寶寶排尿的狀況,平均而言,每3~4小時應換一次尿布。

   陳萬德醫師指出,小於一歲以下,以男嬰感染率較高,應與尿路結構異常男嬰較多有關。一歲以後則以女童比率較高,因女童尿道較男生為短有關。

   預防泌尿系統感染最主要是勤換尿布並保持乾爽,此外,家長也可以從以下3點進行觀察,孩子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

  1. 尿液顏色變深。
  2. 尿液忽然變得有異常的臭味。
  3. 出現發燒的狀況。
arrow
arrow

    晶贊產後護理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