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歲寶寶情緒發展問題

如何處理分離焦慮?

   6個月開始,寶寶就會出現所謂的分離焦慮?可是,如果是請育嬰假的媽媽,可能約莫在這個時候計畫回歸職場上班,並另尋專業保母或是托嬰中心接著照顧寶寶,那麼爸爸媽媽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寶寶的分離焦慮呢?

離開時明確告知孩子,最切忌偷偷離開

   梁昭鉉主任表示,國外研究顯示,大部分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情緒約1歲半前這個階段,此時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要讓小孩知道你的計畫。

   例如,當你要離開孩子身邊時,避免偷偷離開或消失,而是要讓孩子知道;即使孩子知道你要離開後,會出現哭鬧,甚至抓著你不讓你離開的情況,都應該盡量在每次離開孩子身邊時告知孩子,並遵守自己對孩子的承諾,準時回到孩子身邊。

讓孩子帶著他喜愛的安撫物品

   此外,若是未來已經決定會更換主要照顧者或是環境,也可以讓小朋友隨身帶著他平日最喜歡或熟悉的物品在身邊,可能是玩具也可能是一張小毯子,可以適度降低孩子的分離焦慮。

提前製造短暫分離的機會

   陳萬德醫師表示,建議媽媽若是知道育嬰假結束即將要返回職場,至少可以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慢慢的製造一些與寶寶短暫分開的機會,例如,在家時準備一些玩具陪著寶寶一起玩,然後試著讓寶寶自己玩,自己稍稍離開寶寶身邊做些自己的事情(但目光仍是可以注視寶寶狀況的範圍)

提前帶孩子一起熟悉保母或托嬰中心

   提前帶著寶寶一起去參觀托嬰中心或拜訪心中理想的保姆人選,同時,也安排一些時間是陪同寶寶一起待在那邊適應一下環境。

   「最主要的就是要避免媽媽的育嬰假6個月一結束,忽然間就改變寶寶平常的作息,讓寶寶忽然在白天那麼長的時間都看不到媽媽,或是忽然將寶寶交給另一位他全然陌生的照顧者照顧,這樣的情況都很有可能會讓寶寶更沒有安全感,加重寶寶分離焦慮的狀況。」陳萬德醫師說。

 

8個月陌生人恐懼症?

如何處理寶寶害怕的情緒?

   所謂的「8個月陌生人恐懼症」,孩子感到害怕的情緒會大約出現在7~8個月?為什麼有些孩子好像天不怕地不怕,有些孩子卻對週遭的人、事、物都表現得小心翼翼呢?當1歲前的寶寶出現害怕的情緒時,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

害怕情緒是人類自我保護機制之一

   其實,害怕的情緒是人類正常情緒反應之一,更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人能夠產生害怕的情緒,才會知道要去閃避危險。此外,是否出現害怕的情緒,也與每個孩子不同的天生氣質與個性有關,建議爸爸媽媽在平日生活中還是盡量避免讓年紀那麼小的孩子接觸恐怖的畫面內容或是人、事、物等。

害怕情緒可能與分離焦慮有關

   梁昭鉉主任表示,寶寶出現害怕的情緒可能跟分離焦慮有關聯,8個月大的孩子已經能夠輕易的分辨出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如果出現陌生的人讓孩子感到不舒服,就容易引起孩子的恐懼,但此時孩子也可能會對某一特定的人深具好感,好惡也改變的很快。

   0~3歲寶寶14階段潛能開發書》一書提到,許多寶寶到了6個月開始認生,其實這也是他自我意識敏感期到來的表現,因為寶寶開始對生人與親人有了分辨的能力,害怕與爸媽分離,這也是我們與寶寶鞏固親子關係的關鍵期,一方面要給寶寶安全感,不要長期離開他,特別是不要讓別人突然靠近或抱走他,這些都會讓寶寶產生恐懼,不利成長,同時,也要引導他熟悉周圍的人,消除他害怕的心理,這樣有利於寶寶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arrow
arrow

    晶贊產後護理之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